【2019 DSE】同以往大不同 冇題型 殺技巧 考實力?- 中英通變化分析

最近有唔少人都討論緊今年DSE,有人話係反填鴨,同以往好唔同,什至話變成左一個考實力嘅試。但講到而家,似乎都變左個口號,冇左確實理試嘅分析,淪為比人怨天尤人嘅藉口。



的確,今年dse係有變,但題型依舊,技巧猶在,同考實力更係仲有好遠距離,有d只不過係新瓶舊酒,多層包裝,但本質不變,不如一齊總結下主要嘅爭議,加以分析。




〔中文〕
          主要爭議似乎係卷一

1)        諷刺手法 道理深不可測?
一打開卷,見到魯迅嘅文章,或者有唔少人都覺得中伏、奇怪、唔合理,更有人話諷刺手法係「玩」學生,令人睇唔明篇文。但其實,喺閱讀材料開頭,已經提供寫作背景,足以畀考生推敲文章真意。加上,份卷嘅題目已經多次提及諷刺,本來就提醒考生成篇嘢只係一個寓言,真正意思係諷刺某d野,大多亦即同故事表面所述相反之理。題目亦有直接問作者批評每個角色啲乜嘢,變相係話畀考生角色嘅設立,係為諷刺、係為批評;而批評背後嘅道理,早已經喺寫作背景交代。雖然篇文睇落恐怖,但其實四處都係提示。雖然,提供左咁多提示、背景之後,都需要考生嘅一步推敲。但其實以往嘅試卷又何嘗唔係?第九味文中,又幾時有提過係邊一種味道?橋、蕃薯嘅象徵意義,又幾時唔需要考生自己就文本推敲?

2)        兩篇變三篇 時間分配無所適從?
姑勿論試卷分數冇變,頁數類近,時間分配更加本來就係考試技巧之一,更加重要嘅係,質疑者稱自己因為操慣卷,所以面對呢份卷覺得陌生,無所適從。但事實係,有三篇文嘅卷,2019亦唔係第一份,就睇2015,分别有《論趣》《觀沙礫記》同《吾廬記》三篇,第二同三篇有對讀成分,就同今年兩篇諷刺文章對讀嘅情況相似。可見,考三篇從來都唔係咩驚奇新事,只要做過pastpaper嘅都會見過,真係操過卷嘅「考試機器」又點會因此而無所適從?

〔英文〕
◆卷一
1)        B2又深又難?
的確,考評局似乎有意趕走係B1B2猶豫不決嘅人,進一步分grade,所以揀咗同考生最懼怕嘅小說體裁類近嘅自傳,更加入左個人認為有擾亂成分嘅第一部分(個問題學生畀人打過一部分)。 但正如中文一樣,揭開表面之後,謎底其實同以往一樣咁簡單。第一段結構內容比較亂,但問嘅問題都係factual,直接可以抄到。去到第二部分開始進入作者自己嘅成長過程,內容明確,難度同以往相約,亦冇影響理解嘅深字,同以往一樣。(更加比唔上2016B2foodtruck:P 原句:“your intrepid correspondent sampled injuria with tilapia from one serving Ethiopian nosh”)用以往嘅技巧、直抄、加少少個人理解,基本上可以答到絕大部分嘅問題,對實力嘅要求唔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卷三
1)        Task 4 又快長答又多?
呢個情況其實已經唔係第一年出現。一直以嚟,考評局都係希望可以喺後面嘅task分高下,難度亦一年比一年高,去到1718年相信大家都知道答案長與語速都快,甚至有題目要求考生將成個故事嘅來龍去脈分為幾部分直接寫出嚟(2017skiing on the difficult slope+ride on a tractor),亦有要求考生將一大段野跟錄音默出尼(2018rats play fight), 以上幾年都顯示成個趨勢。又快又長,本來就係成個考評趨勢,我哋又點能夠奢望2019唔係?有做足卷,按住趨勢充分備試嘅考生,又點會畀佢嚇到?

2)        B2 EmailInstruction  唔知寫咩?
同樣地,的確表面上係恐怖,但其實亦有蹟可尋,以往嘅技巧,喺揭開表面之後一樣行得通。 今年Task 810email冇左內容上嘅指示,但其實亦只不過係將佢搬咗去listening script畀你係notesheet 抄,Task 10 兩個大方句都印左係notesheet ,同樣畀足提示。再者,instruction唔喺email亦唔係第一年玩,以往亦有將確實嘅task放去唔同source2017 Shopping Mall Task8 plan for what to keep or not 就去左第二個emailconcept art 度),今年只係再試下搬左去notesheet 度,只要將一直以嚟睇email分組織嘅技巧,搬去notesheet到做,其實同往年分別不大。


〔數學〕
   小弟數學真係唔好,免得見笑💩


〔通識〕
          卷一
1)        政治題爆冷 重出江湖? 
情況係政治題兩年都未出過,但其實都有兩面睇:兩年未出,或者從此封印;但同時,兩年都冇出,重出嘅機會亦都好大。大家各有各睇,而家事後孔明亦毫無意思。但值得留意嘅係,今次題目嘅設定,根本唔需要對政治好深入嘅認識,無論係邊個分題,都係好大程度上依賴資料提供嘅訊息同指引作答。即使係八分題,都只不過係從資料提取論點,然後延伸推論,對考生個人對政治嘅知識要求唔高,即使真係冇主打溫習、即使真係爆冷,影響亦不大。

2)        好多數據題 要求亦更高
數據題係今年大熱,三題都有,但正正係咁,題型先更為重要,以往嘅數據描述技巧先更能夠大派用場,又何嘗係去形式化、冇技巧可用?同樣地,數據題要求提高亦係有蹟可尋 ,唔係無中生有。睇番2018年第一條(義工人數),考評局喺考評報告已經指出係需要作比較,本來就係今年第三題「數據比較題」所謂新題型嘅雛形,數據含比較點,要求考生指出,亦唔係無中生有。

◆卷二
1)        三題都係比較?
卷二有唔少人覺得易左,但唔覺嘅人主要係話三題都重比較,題型要求高。但只要睇返上年,「全球化促進多於妨礙」一題鬧得熱哄哄,成為關注,本來就係今年重視比較嘅預視。否則,點解考評局係考評會議、考評報告中,要講解要求同出題原則?而其實唔少學校、補習都預示到咁樣嘅趨勢,係測驗、考試、模擬試,都紛紛放入比較元素,今年卷二重視比較,唔應該覺得驚訝。



其實我都係本屆考生,經歷住各位經歷嘅嘢,以上亦只係小弟操卷同應考得得出嘅少少心得同分析。試題的確係有變,但只係新瓶舊酒,背後原則一脈相成,只要拆開陌生嘅包裝,就會見到裏面熟悉嘅內容。我唔係講緊試題同以往一模一樣,考試本來就充滿眾多變數,每一次轉變、每一次變革,難免會影響少部分學生。但今年嘅呢個改變,又係咪同以往出卷模式南轅北轍?真正有做卷,成為自己口中所講嘅「考試機器」,將試卷內容、出題模式、學科知識用「填鴨」嘅方式記住,又係咪真係會因為呢個表面上嘅唔同,而大失方寸?希望未來考生睇到呢度 可以放心,未有重大變革。温書、操卷、揾趨勢、熟練技巧,仍然係致勝之道,同真正考核考試實力仍然有好大距離。但同時亦希望大家明白考試每年都充滿變數,自己嗰年亦唔會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