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
【中文】林溢欣 說話卷的最後提示
不要
1. 自說自話
說話一卷,重點在「聆聽」,然後「說」。所以,「聽得懂別人」是重點,然後回應。自說自話是考試大忌。
2. 死背句式(注意說話風格應保持自然)
不要死背句式、套語,公式化而且格格不入的用語只會予人突兀之感。這點我反複強調,要自然、要合乎自己說話風格。如果「技巧」重於「內容」,則討論考核失去其價值。慎之戒之!
【延伸閱讀】5 位中文勁人 温書心得及應試技巧
【延伸閱讀】5 位中文勁人 温書心得及應試技巧
3. 抨擊組員﹑辯論式討論
「談談你的看法」題型除了論述立場之外,也可以多角度討論題目的關鍵字眼,討論範圍較闊。如果是有人說A,有人說B的題型,緊記要「兼論」。
「同意與否」的題型講究同學如何論證自己立場;「評論題」考核考生判斷是非、論評利弊,須先有立場(價值判斷),後加以闡釋。
至於「共識題」,則過程中務必表示有求同存異的心態,如此則即使不能達成共識亦可。不論題型如何,討論時切忌堅執一己之見,對別人說法大肆抨擊,亦不能以辯論形式作討論。
口語溝通,考核的是大家溝通的過程,如能收窄分歧、求同存異則更佳。一組高下之別,在於其於十五分鐘之後,是否還是「原地踏步」,如是,則不過中上品。
4. 胡亂合併選擇題中不同選項
提供選擇的題目(正常有A、B、C),不宜說我的選擇(例如A)可以和你的選擇(例如B)合併。考評列出三個選項,目的是希望同學透過比較三者,從而作深入討論。例如問你一幅畫送給中國,有什麼元素,有熊貓、牡丹、長城,你說三者合併共同印在畫中,則不符題目要求。
然而,有些時候選擇之間是可以互相影響的,例如前年問衡量城市是否適宜,有三個選項:A(環境素質)、C(政治狀況),選擇C的同學則可以說政治會影響該地方的環境素質(必須列舉論證)。
5. 胡亂中立
應該要
1. 收窄分歧 回應組員論點
三揀一不代表是共識題,能收窄分歧、求同存異則更佳。另外,總結不是必須。只是將全組同學的發言重複一遍對整體討論無效。切記,你的每次發言,都必須對深化、全面剖析題目有正面作用。
2. 說明例子與論點間的關係
例子的價值不在於例子的本身,在於你接下來的解釋。此之謂「論證」過程,這是說話卷其中一項重要的考核指標。中等成績考生(佔較多)普遍犯這個推論錯誤。只顧引例,忽略說明例子和論點之間的關係。設例非常危險,要有代表性。
3. 為題目中的字詞下定義 加以闡述
請留意:如果是三選一的「選擇題」,則必定要經過比較,「單邊」的處理方法並不可取。而且必定要回應題目的重點,例如「以下何種對人類生活最有意義」,何謂意義呢?你的選項是否在論證過程中能夠回應「意義」一詞呢?
4. 量力而為 決定立論一點或泛論
首輪發言時間要充份利用,這是你第一次(希望不是最後一次)的完整發言。要有立場,至於深入論述一個論點抑或泛論各點,則視乎同學不同的處理方法。說話方式人人有異,不必刻意統一做法。不過,如果你在首輪「拋下很多論點」,及後於自由時間未有回應,對分數有所影響。所以,要顧及自己能力。
5. 推論要合理
思維要反覆驗證,推論要合理,同時要逐步逐步推衍。我們團隊曾有一題說話題目問何種飲品能代表青少年,選擇有「水」、「檸檬茶」、「鴛鴦」。有同學說鴛鴦代表男女交合,而青少年不可談戀愛,所以「鴛鴦」是不好的選擇。我笑而不語。
6. 發言不宜少於1+2
每次發言時間長度、離題處理等最新資訊我已錄好短片(約20分鐘),上載至遵理學校網頁,務必觀看。其中我提及到2017年的考評資訊,試前必看。主考老師在首輪發言後,會出言示意,同學不論次序可自由發言。投入討論,可作筆錄,發言不宜少於1+2(即首輪發言加2次討論發言次數)。
最後,坊間的所謂答案分析拆解,亦不代表是唯一答案,不必聽不必睇,對你只是有害無益。對與錯要看整體表現,也要看同組同學的內容。收拾心情吧,你能做到是贍前,不是顧後。祝你們,一往無前。
【延續閱讀】【數學】DSE 5** 心得分享
【延續閱讀】【數學】DSE 5** 心得分享